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英特尔“内吹”风扇专利怎么做到的?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对于高性能笔记本,特别是游戏本而言散热至关重要。设备的散热设计不仅影响电脑的性能上限和稳定性,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用机环境”——开机就起飞的噪音,并不是那么好忍受的。
所以在最近几年中,散热成为PC厂商介绍新品时都会重点提及的一部分,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2022年公布的“风扇内吹”设计。
这项源于英特尔风扇内吹专利技术“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ol Electronic Devices”(内部代号:Esther Island)的散热设计方案,将风道由向外“吹热风”,变成了向内“灌凉风”,将冷空气直接吹到“发热大户”的核芯区域。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笔记本上原有的左右+后置四出风口设计正逐渐改为全后置出风口,避免了侧面出风吹手的体验痛点,也有效降低了笔记本C面的温度。
这一结构性改变带来的不只是外观变化,同时也让内部设计有了全新发挥空间。比如,出风口后置让笔记本的接口能够分布在机身两侧,插拔更方便。当然也有用户会觉得,全侧面设计可能对于打造桌搭并不友善,这一点就因人而异了。但布局的变化能够将笔记本的发热区域后移,让整机温度降低、高温区域远离用户使用高频区域,综合体验显然有所提升。
不仅是用户能够感受到英特尔内吹风扇黑科技带来的体验,让需要高性能、高可靠且低噪音笔记本的用户能够拥有更多选择。同时,对于设备厂商而言,这项创新技术也是“增效降本”的有力推手。
增效,释放性能潜力——有内吹风扇黑科技带来的更高散热效率意味着OEM能够更进一步释放核芯性能,给用户追求极致提供可靠保障。据英特尔介绍,某款笔记本采用内吹风扇设计后,CPU的稳定功耗从74W提高到90W,并且D面最热点温度从59.8摄氏度降低到49.6摄氏度、整机噪音也进一步下降。
降本,设计更灵活——英特尔表示,内吹风扇散热设计可兼容当下产品的硬件设计方案,也就是说OEM并不用大规模调整机身内外架构,就能够适配该创新散热设计。而且,据英特尔介绍有产品采用内吹风扇设计后可以减少大约5美金的成本支出、散热模块可减少大约15%的重量。值得一提的是,内吹风扇黑科技在英特尔内部仅孵化就经历了三年(早在2020年英特开始探索该技术),后续更是做了全面深度的可行性验证,包括不同平台、不同尺寸机型、不同内部设计架构、不同散热模块规格,保障OEM采用该创新的可靠性,并可复制、可扩展。
总体来看,采用内吹风扇散热设计,产品可在同等风扇噪音下降性能释放提升20%到30%;或者同等功耗下,噪音下降2dB-3dB;机身温度最高可降低10摄氏度;降低散热模块的重量,提升设备便携性……得益于内吹风扇带来的一系列创新优势,包括联想、惠普、微星、荣耀、雷神等厂商已经将其应用到产品中,且适配了游戏本、轻薄本、商务本以及掌机等多种产品形态。随着酷睿Ultra 200HX处理器的新品发布,未来也将有更多产品采用该项技术。而英特尔深耕PC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投入技术创新等努力,在提升每位终端用户、玩家使用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PC产业发展,给OEM等合作伙伴的产品力提升、突破创新夯实基础。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