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本谁主浮沉?AMD/Intel低压处理器性能对比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在今年的CES 2019大会上,AMD发布了新一代的Ryzen锐龙3000U系列处理器,为众多轻薄本用户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也再次为英特尔占据主导的CPU市场吹来一股新风。在此之后的几个月里,一批搭载全新锐龙5-3000U系列CPU的轻薄本、商务本竞相推出,不少机型表现出色,其性能实力完全不输同级别的英特尔处理器,令用户十分惊喜。
众所周知,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其酷睿i系列占据了全球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而AMD在移动平台领域却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是用户们每年都能发现AMD在这方面的努力。2017年,AMD推出的锐龙移动版处理器令业界看到了不一样的表现,这也正式宣示着AMD再次开启了与英特尔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竞争。借助自身APU的研发与实践,AMD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并且体现到了去年的锐龙5-2000U系列处理器上,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今年,AMD携全新Ryzen-3000U系列强势归来,再次引发了用户的好奇,究竟Ryzen-3000U系列表现如何,对比Intel的八代i系列又有怎样的差异呢?本次我们就通过联想小新14 2019锐龙版与搭载i5、i7两款Intel Core低压U的Mate Book 14的对比来看看吧!
作为以移动产品为主的公司,华为进入豪强林立的笔记本市场显示出了自信与魄力。Mate Book 14是华为在今年海外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新款轻薄本产品。此次我们将通过搭载i5-8265U和i7-8565U的两台Mate Book 14来与锐龙新U进行对比。
小新系列是联想公司推出的一个轻薄本系列。自2014年上市起便受到了广大用户们的喜爱,其不同的型号如“AIR”“潮”等系列细分了市场,以轻薄特性与颜值吸引了不少粉丝。小新14 2019款是今年的新款产品,本次对比的产品是搭载AMD全新R5-3500U处理器的版本。
小新14搭载的锐龙R5-3500U采用了12nm工艺,基于Zen+架构,拥有四核心八线程;基准主频2.1GHz,最高加速频率3.7GHz,相比于前代2500U工作效率提升可达25%,响应能力提升22%。
另外根据AMD官方的资料,Zen+架构的锐龙低压处理器相比前代产品能耗比更为优化。最高功耗可达25W,睿频可以达到30W,持续功耗释放高达24W,可以保证CPU、GPU双“芯”的强势运行。
分别搭载了Intel Core i5-8265U和i7-8565U的两台Mate Book 14也加入测试套餐。小编测试了他们的部分跑分数据来与R5-3500U进行理论性能对比,借以看出这三款低压U的性能。
理论性能测试
CPU-Z方面的测试中,三款CPU均表现出了比较正常的分数,R5-3500U单个处理器跑分为355.5,多核处理器跑分为1944.6,整体来说表现比较不错,但是多个处理器跑分仍有提升空间,性能可以有更好的发挥;与两款英特尔处理器相比还是显得弱了一些。
在国际象棋测试中运算速度可以达到11417,也算是发挥出色(由于i7款MateBook14为工程机,在跑分过程中并未始终维持高频运转,会出现降频的现象,因而出现了测试分数比i5款低的情况);
根据Cine Bench R15测试数据我们看到,由于受到低压的限制,3500U的单核跑分为135,略低于i5-8265U;但是在多核跑分上表现出色,可以达到634分左右,优于前代产品以及同类竞品甚至比i7-8565U(工程机)表现还要出色一点点。
工作性能与续航测试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小编能够体会到这款新低压U展现出的优越性能。各类办公软件如WPS、Photo Shop甚至大型办公软件均可秒开,在多任务切换的过程中也不见有丝毫卡顿。由于小新是一款定位于白领、学生群体的轻薄本,因此其更看重处理工作任务中的性能。通过PC Mark 10工作能力测试,小新3692的得分说明了它是一款不错的商务学生用轻薄本,但是在处理器性能上还是略逊于Mate Book 14的两款机型。
续航是考量一款轻薄本性能的重要方面,我们通过PC Mark 8软件来对三台本进行了连续续航测试。由于三台设备均设置了当电量低于20%时开启节能模式,因此如果不考虑电池状态进行充分放电的话续航时间会更长。在断电状态、电池模式为“更好的性能(即75%)”前提下,三台设备运行“高强度的工作”测试。根据结果,小新14与i7版的Mate Book 14续航时间不相上下,均为5小时30分钟左右。而i5版Mate Book 14由于是低功耗版,续航时长较小新14长25%。不可否认这三款电脑在低强度的工作场景下续航时间将会更久,且小新14与Mate Book均有短时快充的设计,15到30分钟就可以充到可供2-3小时使用的电量。
轻薄本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散热。我们对三款机型进行了拷机测试,并在40分钟后测试机身不同位置的温度。根据测试我们发现,Mate Book 14 i5版CPU温度为67℃左右,键盘最热处为38.3℃,大部分键盘温度在35℃以下,底面温度最高为40℃;Mate Book 14 i7版发热更为严重一些,CPU温度70℃,键盘最热的ESC键周围温度可达38.3℃,底面温度最可达40.2℃,且对应核心区温度也都维持在37℃上下。联想小新CPU温度比较高,达到了80℃,但是它的键盘最热部分仅36.7℃左右,掌托处只有25℃,摸上去甚至有丝丝的凉意,底面仅CPU对应区域温度较高,约42℃,但是整个底面带来的体感温度却没有很高,大部分均在35℃以下,甚至比i7版的键盘温度还要低。就像上文提到的,在游戏时Mate Book会更烫。由于Mate Book为金属机身且更为轻薄,因此体感温度会更高一些,这也意味着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时使用者可能会有烫手的感觉,小新14则不会有这个问题。
显卡配置与屏幕
AMD在显卡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此次小新14在搭载了R5-3500U处理器的基础上,也搭载了来自于AMD公司的Radeon Vega 8集成显卡,加持超视觉分辨率(VSR)黑科技,能够让1080P的屏幕呈现出与4K分辨率媲美的细腻画质,色彩表现更为真实,细节呈现也可圈可点。与其他同级别非独显机型如Mate Book 14 i5集显版相比,AMD自家显卡性能出众,无愧“买CPU送显卡”的名号。但是与搭载了MX250独显的i7版性能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值得一提的是AMD默认开启的AMD Play Ready功能,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增强APU核显性能。开启后,系统将智能预分配一部分作为Vega核显的专属独立显存。由此来降低延迟,更好的发挥GPU性能,使用户获得更好的超清视频播放体验。
此外,小编在小新14上运行了几局《英雄联盟》。在开启“野兽模式”下以全低画质进行游戏时可以保持在60-70帧左右,一段时间过后或者团战时帧数可以维持在40-50帧。毕竟小新是一款轻薄本,工作之余娱乐两局也未尝不可,对游戏体验要求不高的玩家应该可以接受。同样的,Mate Book 14的两款本子也可较为流畅地运行《英雄联盟》《DOTA2》等游戏,其中Mate Book i7版在低画质模式下可以达到100帧左右,非常高画质模式下也能跑到60帧上下。就像上面测试的那样,相比较而言,拥有独显的i7版表现更为出色,但两款Mate Book发热明显比小新14更加严重。
屏幕方面,小新14搭载了一块14英寸IPS全高清雾屏,左右边框最窄处仅4.5mm,屏占比达到了81.8%,其视角更是高达178°——这比不少游戏本的可视角度还要大。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广的视角可以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配合可以近180°的开合角度,让这块屏幕的效果得以更好地发挥。但是若是拿小新14与Mate Book 14的这款屏幕对比就有些相形见绌了,后者采用的是2K高清全面屏,分辨率为2160×1440 并且拥有高达100% sRGB的广色域,屏幕素质毋庸置疑。
写在最后
小新14是一款各方面都相当出彩的轻薄本。无论是从性能还是颜值上来看,这款本子都令小编十分喜欢。双通道可扩展内存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双硬盘的设计带来极高的性价比;只要4000以内的价格你就可以得到一款性能近乎高性能CPU+GPU的轻薄本,这是最令小编最为赞叹的地方。
与Mate Book14 i5集显版相比,联想小新14有着自己的长处。它在集成显卡方面则拥有相当的优势并且配置有更大的存储空间。两款机型均适应多元的学习、办公场景。由于两款本子都十分轻薄,所以带在身上毫不费力,Mate Book 14更轻薄但同样有着发热的问题存在;Mate Book 14优势的方面是它的屏幕素质极高,在14英寸的轻薄本中少有对手;华为特有的“HUAWEI Share”功能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集成了指纹解锁的电源键,在电源适配器方面更小并且可以为手机供电——当然它的价格也高出不少,Mate book 14 i5集显版5699元,i7独显版更是定价6999元。在4000左右的区间内,联想小新14锐龙版可谓性价比之王。
根据一系列的测试与亲身体验,整体来说,小编认为锐龙R5-3500U性能比称为“八代半”i5-8265U略输一线但相差无几,距离i7-8565U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移动平台市场的争夺不会就此停止。实际上,AMD全新Zen+架构赋予了3500U不一样的性能提升,配合自家的核显在低压轻薄本这个领域打开了一片天地。移动处理器性能、核心显卡以及智能超频技术的快速崛起与发展给了用户信心,相信AMD将在移动平台市场继续有所作为,将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AMD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且英特尔今年并没有推出新款的九代低压U,各主流厂商大都推出了AMD平台的产品,现阶段看来市场表现也十分不错。针对当前的现状,Intel近期很可能将处理器与MX系列显卡合作,并在价格上进一步发力,提升OEM端产品的竞争力;而下一步,Intel则需要继续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尽量摘掉“挤牙膏”帽子的同时推出更多不同级别的新产品。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
+1 你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