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硕许先越:一切产品以用户体验为重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了热词。不仅软件厂商关注用户体验,硬件设备制造商同样开始注重设计细节。例如PC行业,性能过剩的现象一直存在,用户的关注点也从处理器的主频、内存容量等客观数据上,慢慢向着音效、屏幕效果等主观因素转变。这种转变对PC厂商而言就意味着挑战,简单的硬件堆砌已经很难满足用户挑剔的需求,需要差异化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在产品设计细节、服务上多下功夫。
近期,华硕在京发布了2012年全线笔记本新品,除了平台升级到英特尔最新ivy bridge外,新品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并推出“美、声、触、感、云”五大新标准。新品包括华硕第二代超极本ZENBOOK Prime系列、入门轻薄X系列、影音N系列、高端游戏G系列以及主流的K/A系列。
专访华硕许先越:一切产品以用户体验为重
会后,华硕电脑全球副总裁许先越先生、华硕电脑中国业务总部消费类笔记本总经理赖裕文先生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介绍了华硕2012新品的设计细节,并分享了在用户体验方面华硕的用心之处:
华硕强调的SonicMaster美声大师在音效方面有何不同?比如说像X系列和N系列它们的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SonicMaster分为Sonicmaster Lite和Sonicmaster preminum。目标就是说硬件必须比同等级的品牌好,另外还要再加上一个立体低音调较的效果。Preminum还要另外附上一个由维普这家公司提供的一个DSP,这个软件是广泛用在录音室里,音乐制作人做音乐时使用的一个工具,它可以让声音变得比较好听,我们提供的是专业的版本,不是基本版。这种东西一般在瑞士卖起来是199到9999块美元。
大部分公司并不重视音效这块,但是华硕不一样,执行长说音响等同CPU。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是CPU,接下来就要看哪里摆喇叭了,这部分需要的空间很多,所以我们公司的设计机构必须要设法把空间整理出来给我。但是后来发现也没有让整个机身变大,只是以前把那部分空间浪费掉了,我们现在把空间整合在一起,做的更紧密一点。
另外,我们以前有一些跟别的公司合作的经验,有一些电路方面的经验。还有一些关于杂音和共振解决方案的,我们公司去找的解决方案。
最后就是调校,大概分三段,一段是我们自己大概稍微调一下,然后送去给B&O ICEpower让他们再调校。他们调校回来之后,我还要给软件公司再看一次,保证完美的音频质量。
Magic Touch团队是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触摸体验的?
我们以前早期玩电脑就是键盘、鼠标。但是你发现现在touch越来越重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触控板有两种,一个是有两个键,那个是比较传统的,还有一种是整片的,一个指头可以控制。不可讳言的是苹果在触控上做的非常好,我们一直在努力突破它,你可以试着用一指来进行滑动。如果速度加快的话,它的整个效率会很高,很快速的卷动网页。一般厂商键盘做的好,其他都会做的很好,因为供应商就那些。但是touch是没有办法学的。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秘密,之前所谓Magic Touch团队刚成立的时候,问他们要买什么设备,他们说要买一只机械手。我问他们买机械手干什么。他解释以后,我了解他的想法,而且我也同意了。因为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其实不同,比如说操作键盘,有些人手非常低,所以他可能很容易碰到触控板的部分,有一些人手比较高,他怎么做也不会碰到触碰板。另外像你在做滑动的时候,做这些手势的时候,每个人操作习惯都不同,我们会在这部分做非常多的测试。当测试过程中碰到有些人怎么做怎么不顺的问题,我们就会把使用者整个的操作行为写成文字,记录下来要怎样重现这些不顺的状态,之后我们再通过机械手来模拟。从中我们会累积到非常多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这些使用习惯程式化之后,你可以很有效率的用机械手臂来验证这些程式开发完之后,它针对这些不同的使用情景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我觉得这对于为客户提供良好产品使用体验是一个蛮有效的方法。这些累积的过程,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的,我想华硕产品未来会越来越好。
华硕如何看待超极本?今后轻薄本和超极本如何区分?
其实超极本的定义非常严谨,所有的厂商做出来的产品都能够达到规格。不可否认,要达到这样的规格,基本上一定要付出代价,这也是为什么刚才提到在华硕X系列里面,我们把超极本里面我们认为一些很不错的想法抽离出来,实现在产品上。虽然说它没有办法完全达到超极本的水准,可是这些被我们抽离出来的规格,其实对使用者来讲非常有意义。因为它没有完全符合超极本的要求,在成本上不会那么高,对于想买到比较低价又有一定水准功能的产品的用户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英特尔在超极本目标设定上非常远大,因为去年它做超极本的时候,就希望有40%落在超极本的范围里。华硕去年Q4推出了UX21跟UX31,由于定位比较高端,量自然比较有限。不过我们也认同超极本在今年,会成为笔记本电脑领域里一条重要的产品线。在今年的Q3、Q4,我们会陆续推出非常多不同等级的超极本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线的加入,我们认为全年超极本出货量在华硕内部占的比重是15%到20%之间。上半年出货比例不是很高,大部分量会集中在下半年。我们推算到今年Q4,整个超极本出货量会超过25%或者是25%以上,这是以华硕全球的比例来推算。
对于国内市场,在第三季末或者是第四季整季应该有机会到15%,所以全年平均不低于15%。以现在第一季度的状况跟第二季度截止到现在,我们觉得10%都还不到。未来随着产品扩张,特别是独立显卡的加入,或者是价格下调,甚至有一些混合用硬盘的方案加入,价格下浮空间还蛮大的。然后把这个成本转换成更实用的不管是背光键盘,还是独立的显卡、显存等等,维持同样的厚度跟材质,会让超极本的火拼速度再快起来。预估今年第四季度达到 15%的可能性应该是有的。
华硕超极本要怎么样体现自己的特色?
英特尔对于超极本的规范我们其实是非常欢迎的。我们认为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产业的竞争有很多偏向参数方向的竞争,大家用的解决方案几乎都一样,都用微软的系统,芯片不是英特尔,就是AMD,就是这几家。在参数里面竞争,你要分出差异化是很难的,要不就是打价战。其实英特尔定超极本某种程度上也是想要稍微扭转一下这个趋势,他希望大家花点时间看看机器的外形是不是够轻薄,整个系统是不是够快,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在华硕内部来讲,我们把英特尔定的标准当作80分,而华硕要做的东西不止80分,我们要做90分、95分,这是华硕内部的要求。从苹果的产品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们产品线不多,规格也不是最新,但为什么这么多客户愿意花大把钞票去买苹果的一个系统?还是在于苹果的系统能够提供非常独特的客户体验,只要客户认为它这个体验价值够高,他就愿意花额外的钱去买。
我想接下来华硕的产品,除了参数规格一定会赶得上市场潮流之外,还会重视怎么样来提升客户的体验。其实今天讲的几大产品的功能,都是在讲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来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些客户体验的重点,也是经过我们的观察,预测在未来的产品趋势中,包括云端或即时联网趋势中,客户所需要的,所以我们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未来的产品,除了规格竞争之外,会在客户体验方面持续强化。
能不能谈谈华硕在云计算方面的计划?
我们在台湾已经开始深入的做了,像台湾大学的私有云是跟我们华硕的云端公司合作的。初期我们会在台湾地区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慢慢会向台湾全面推,中国大陆这边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市场。
其实你买华硕的笔记本或者是买手机,它都会提供云服务,即使你没有买华硕的机器,好象有一个方式,你去登录之后,当然它空间比较小一点,我忘记是多大的空间了,那个部分你们也可以去试试看。不管你买的是华硕手机还是华硕笔记本,你要想用的话都可以使用,并没有限制一定要在华硕的机器上,只是说你要网站上下载不同的一些终端应用程序。
Windows8即将发布,华硕有没有更贴切的产品发布?
就像我刚才讲的,Windows8很大的一个变动,就是所谓metro界面。你要用的好,我认为一定要有touch,当然Windows7也有touch,但好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看到有哪家公司在Windows7上touch做的很好。我想原因也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Windows8已经把整个UI的设计方向转变为以touch为主。所以在Windows8的产品上,其实我们定了非常多不同的产品线。另外,刚才提到,各家对于Windows8来临的时代,有非常多不同的想法,但因为还没有到市场上接受市场的考验,所以到底哪种解决方案是最佳的,我想现在也还没有定论。这个部分华硕一定不会缺席的。请大家拭目以待。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
+1 你赞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