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传媒
地址:天极传媒(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8层)
宏碁中国(含香港)营运总部总经理
赖泰岳是宏碁资深经营管理团队成员,过去曾主管产品开发、营销、代工与自创品牌业务,极具国际观。目前他担任宏碁中国(含香港)区总经理,负责宏碁在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总体业务,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室幕僚长职务。
Acer创立于1976年,拥有国际化运作的经营团队,秉持"创新关怀"的企业理念,主要从事自主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液晶显示器、服务器及数字家庭等产品的研发、设计、行销与服务,持续提供全球消费者易用、可靠的资讯产品。
近年来,个人电脑产品的出货成长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6年合并营收达113.2亿美元,目前全球员工总数5,300人,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目前是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品牌,收购Gateway后将晋级全球前三甲。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李琪缘,天极网总编辑,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在IT行业有传奇色彩的Acer中国区总经理
主持人:赖总您好,比特网我们是关注IT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做着一些公司的新闻报道,主要是办给企业的管理人员看。前一阵子宏基并购了Gateway之后我们也做了一个跟踪的报道,因为感觉就是说我们找不到非常关键的人物来谈这个事情,所以一直觉得很遗憾,今天有这个机会当面问一下相关的问题,我觉得非常的荣幸。
关于收购,因为企业的收购特别是大型的跨国企业的并购涉及到几个时间段,一个是并购前,一个是并购进行时,还有一个是并购后的消化行动。我想问一下赖总并购前公司或者是你个人是怎么样去思考问题的?
赖泰岳:Acer全球有一个九人领导小组,就好象一个委员会一样的观念。这个小组对公司的一些重大的决策会进行探讨,以决定方向。对于这样的一个并购的考量是,Acer过去七、八年来每一个季度在IT行业里的成长率大概都名列前茅,大部分时间都是前十强里成长率最高的。
对Acer来讲,如果要真正扮演IT行业的领导角色的话,那我们觉得就需要进到前三名。这样的一个目标大概是在六年前我们在九人小组的决策会议里就有一个蓝图了。依照我们现在不断进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越来越接近这样的一个地位。
就是说,实际上即便没有购并,我们的数字也几乎差不多是在前三名了,因为三、四名的差距是非常小的,如果光用成长率来看的话应该也是指日可待。当你进到前三名的时候,你的整个竞争的态势是不一样的,竞争的对手也是不一样的,规模在IT产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主持人:所以你们小组在六年前就考虑这个问题了?
赖泰岳:合并谈判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那时候我们考量到主要是在台式机上面的条件,基本上Acer的笔记本电脑一直在市场上有非常高的认可度,我们在全球各地也都得到良好的进展。在台式机的部分我们觉得需要有所突破,很早以前我们就注意到E-Machine在台式机方面,在美国有一个很独特的运作模式,我们认为非常值得探讨,E-Machine后来和Gateway合并了。
主持人:关于E-Machine那是哪一年的事?
赖泰岳:有三、四年了,我们一直在观察一些关键性的人力技术、盈利的模式等等。
主持人:并购进行时因为我留意到当初媒体也报道,市场也有传闻,你们都是站出来否认这个消息的,最后尘埃落定了大家知道有这么一码事。我想问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时态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花絮跟大家分享分享?
赖泰岳:如果大家对国际性的并购有所了解的话,里面牵扯到很多法律的问题,所以当记者问到我们的时候答案就是不知道,或者是不清楚。因为这样的东西很简单,知道的人肯定跟你说不知道,不知道的人他就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你透露任何一点消息的话,都会负有法律责任。
主持人:并购过程没有存在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基本上很顺利是吗?
赖泰岳:一定有过程的,因为并购的过程基本上就是选对象,大家互相有意愿,然后当然就是谈
价格了。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就是将来时,这个怎么消化这个你怎么看呢?
赖泰岳:其实Acer并购Gateway是非常独特的,它跟一般的并购有些不一样,一般美国式的并购大概就是把对方公司消灭了,品牌也不再存在。欧洲公司的文化跟美国公司的文化不太一样,你可以看到欧洲他们有很多的集团是多公司、多品牌的。比如手表、奢侈品等,我们看到很多大牌子,其实都是同一家公司的。
你知道我们现在总经理是意大利人,我们很多观点跟欧洲的文化息息相关。即保持原来的公司,保持原有的品牌。
那么我们选择的并购的对象要跟我们要有很大的互补性,在美国Gateway的知名度有96-98%,Acer没有那么高。所以Gateway就保持原有的公司运作,只是把产品并到Acer全球的采购条件下,这样光是采购成本每年就可以节省一到两亿元,可以使它的财务状况马上可以获得盈利,可以使它的产品价格竞争能力马上有所提升。更何况我们在后台上面会有一些产品的规划,有一些产品线互相的调和等等,这些东西都会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
主持人:长远的看就是说美国的那个公众如果还是计较Gateway后面真正的是Acer,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品牌的认可程度以及对于原有的品牌的冲击力。因为国内目前也有个案,并购了国外的知名企业,但是品牌本身还是需要一个逐渐建设的过程的。
赖泰岳:实际上Gateway已经经过多次的并购了,它虽然是在美国上市的一个公司,但是他的股份拥有的对象却是国际性的,像Acer,有超过50%的股权是握在投资人的手上的,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这个股权。公司本身就存在那里,它被谁拥有,我觉得只是管理的问题,但对于一个品牌,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如果还是用原有的产品,原有的管理人员,它在当地市场所专注的方向还是可以延续的。
主持人:比特网面对行业和企业的网站,天极网是针对最大的IT消费的一个人群,所以我问的问题更跟切身的用户的利益相符合,近期包括国内的很多厂商,包括一些领头军的厂商都推出了3999甚至更低的笔记本价格的政策,我的问题就是Acer如何看待这种价格的策略,还有就是说价格是不是个人电脑最终的一个法宝,因为它没有什么其他的差异化的地方?
赖泰岳:我在IT产业工作30年了,客观来看没有一年PC是不降价的,我们在20年前就在讲怎么降成这个样子,以后怎么活的下去,不过20年了,还是一样过的,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是这个产业的特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标准化,标准化才能够让这么复杂的、高科技的东西可以卖到这么低的价钱。
科技本身是昂贵的,科技本身是很深奥和难用的,但是就是因为它标准化,所以让科技可以使用,不管是3999、4999也好,使用科技干什么呢?就是要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创造我们的生活价值,让你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省下来的时间来创造更高的人生价值出来。
Acer我们整个公司的宗旨,是要打破人跟科技的藩篱,让人和科技无缝连接。我们希望把复杂和昂贵的科技变成简单,让大家都能够用得起的,大家都知道怎么使用的,我们一直在这个上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七、八年来我们在前十名里面有快速的增长,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一直是独占鳌头。很多人就研究为什么Acer可以这样呢,也有很多人问我们相关的主管,包括我们的总经理兰奇,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们没有什么魔法可以这样成长,就是把基本的事情做好,No magic, only basic。基本的东西就是我们称为的新经销模式,就是Acer全球做生意都是百分之百非直销,都是通过经销,这里面有三个重要元素,第一个就是最低化的营运成本,第二个就是最佳的产品管理和运筹架构。第三个就是最适化的渠道架构和管理。
这里面有什么讯息呢?我讲第一个最低化的营运成本,比如说Acer今天是全球第三名,但我们全球的员工只有5000多人,我们现在第三季基本上是第三名了, 并不含并购Gateway。我们回过头来看,就是说我们希望用最低化的运营成本做对的事情,让利给我们的渠道经销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还有我们的上游厂商,也就是说大家是一个共赢的架构,大概在七、八年前谈PC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要做PC恐怕一定要做直销,如果不做直销就做不下去了,所以IBM才会卖掉,那个时候康柏自己也做直销,但是最后都是无疾而终卖掉了。
我们的营运模式是当跟经销商结合起来还是可以找到一个共赢的结果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挣到钱,经销商可以挣到钱,渠道也可以挣到钱,最终消费者还能接受我们的产品。这个产品我刚刚讲了就是最佳化的产品,产品价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新经销模式中的精髓,不把它讲的太玄化,就是我们老祖宗的薄利多销和物美价廉。当我们听到物美价廉的时候只有想到价廉这个事,认为便宜没有好货,但是你忘了前提是还必须要有物美,这个价廉才会有意义。
所以如果有一个东西物美价又廉你能不买吗?如果你需要的时候你能不买吗?所以价格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一定要物美,就是说你产品性价比一定要有领先的科技,当上游厂商不管是英特尔、AMD、微软等推出任何新的技术,你马上都能够把它聚合起来进到你的产品里面,最快的时间进到市场,然后用最高的质量,最高的性价比,价格不一定是最便宜,但是性价比一定要高,不可能最好的东西最低价,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厂商都是要做生意的,都是要活着,要给员工发薪水的。
但是物美又要价廉这个是需要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你员工有三万、五万人,那我们假设都做完全一样的东西好了,我五千个人做出来的价格是肯定比你便宜的。
主持人:很难复制,很难去学习,我觉得这个感觉很清晰。
赖泰岳:不是那么容易的。Acer 九人小组在IT产业加起来的经资历超过250年,比如说我,我以前在Acer负责Acer的全球的OEM的业务,我们曾经占领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市场,我们卖给日本的OEM客户他们透过他们的品牌卖出去的量占到了日本市场的三分之一。
今天Acer在中国卖的任何一台笔记本电脑,同一个型号的你在德国卖的是完全一样的质量的,在英国、在德国、在法国、意大利哪一个国家卖的完全一样的型号就是完全一样的质量,这是我讲的物美。然后呢这个所谓的最佳的产品的管理,Acer决定产品功能规格、价格和推出的时间点和我们开发的速度,这个在业界有很好的名声,甚至大家也知道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是台湾的OEM的制造商提供的。
我们的OEM厂商的其他客户跟他们说:Acer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是跟着Acer走,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声誉,在OEM的市场里面。
因为我们以前是自己做OEM,我们的经验加上对市场的预测,还有就是我们的成本,所以当你把这些东西整个组合起来的时候,价格永远不是我们的问题,当然我有这个信心,有一个先决条件,质量要在同一水品。我刚刚讲了今天在我们国内卖的任何一台电脑,Acer品牌的电脑,同一个型号的在德国、在英国、美国都是完全一样的质量。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之下,价格对我们来讲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任何一个厂家除非他就是为了硬要一个市场,硬要流血杀价,但是这个通常公司是不能长久的。
主持人:我们谈话中也谈到了Acer在技术上领先,我们看到从产品的角度有两个趋势,第一个是电脑本身这个产品现在主要是笔记本和台式机,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尝试,比如说微软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包括华硕,上周也实现了169美元的EPC的推出,还有一些智能手机的厂商也是利用软件的优势有一些电脑的价值功能,这是产品正在创新的一个趋势,你从你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趋势,或者是作为用户和消费者来讲可以看到一个新的产品,笔记本、台式机还有一个什么新的类比。
赖泰岳:大概在将近十年前,Acer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就提出了XPC,X的意思就是说可以是各式各样专用的PC。比如说做什么专属用途的,现在PC也有专门导航的。或者说你要专门做INTERNET的PC,这个观念很早就有了。
这些东西在实验室里面随时都有一堆,当你要开发一个产品,开发出来成本10块钱,你把它放进去生产制造以后,就变成100块。你推出市面上去不得了,做营销,这个大概要花1000块,你估一下成本。从Acer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都不是新鲜事,包括100块,199或者是299其实老早就有了,所有OEM厂商手上也有,只是你推出不推出。看有没有市场,市场在哪里。
主持人:我们从网上挑几个问题,第一个比较直接,就是笔记本电脑会代替台式电脑?
赖泰岳:我觉得台式机电脑有他的效用,他会变成家庭数位中心,其实这些技术都存在,如果你的家里面有一个所谓的台式机或者是家庭数位中心,反正名字怎么叫都一样,盒子里面什么都有。他可以接到LCD电视,有无线网络,他就是一个Gateway。你可能还有笔记型电脑,你可以无线上网,或者是你的人在外面,这些东西我们听起来好像是谈动画片,但是不是,已经在现实的生活里面,这些技术全部都有了。
主持人:现在技术的门槛比较高,比如说我编辑会用,但是普通的人不会用,随着时间的技术会越来越简单。
赖泰岳:对,做出来人机界面,这也是Acer一直在做的就是我们的所谓的关怀科技,就是在打破人跟科技的藩篱,我们一直在做这些东西。
主持人:我们下一个问题挑一个轻松一点的,刚才我们谈到行业和产品,有一个大学生是非常崇拜你的经历的,他说现在很多人都投入到IT的工作中,你也担任产品开发、营销包括OEM的主管,现在是Acer的高级成员之一。你觉得这些工作里面您最喜欢哪一项,或者是哪一项经历是您最难忘的?
赖泰岳:我在IBM工作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个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 ,这个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能力呢?可能很多,包括人文地理、包括哲学或者是历史,不只是技术什么这些东西。所以刚开始的工作我都站在这样的一个立场,我觉得说做这样的一个工作对我未来成为一个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有没有什么帮助呢?因为要做一个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就象盖房子,需要有很多的砖块,我现在做这一块,我以后做那一块,一点一滴地积累。
我印象最深的我原来是做维修工程师的,那时候在公司学一个新的机器的维修。从日本派了一个高级工程师过来教我们那一套系统,我们那个年代I公司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日中天,我对师傅非常的崇拜,问他你在日本这么竞争的一个环境里面,你怎么样一步一步高升的呢?他给我讲一句很简单的话,他说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是你的起始点,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你的起始工作,你在那儿工作就尽你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把它做到最好,然后机会就会来找你的,你就接受,然后就往前继续一步一步地走。
这句话让我要做这样的一个人,我很努力的接任何一个工作,我就在最短的时间做到最好,所谓做到最好不是我认为做到最好,我有一个观念是向上两级看事情,往上两级当你的老板的老板来看你这个工作,如果他来做你这个工作他觉得说做到什么样才叫做好了,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才是做好,那么还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找你了,机会就又来了。
主持人:非常感谢精彩的分享,由于时间的关系把问题留给包正。
主持人:我问一下最后一个问题,Acer不是最近刚刚召开了商用核心渠道大会,就是说在商用电脑这一块明年有没有一些新的计划或者是想法?
赖泰岳:我从2005年5月接手Acer中国这个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只能一次做一样把他做好,我们先就专注在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是我们的最强项,我想这两年半来我们也得到了不错的进展。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又开始专注在我们的LCD液晶屏上,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强项。实际上Acer的LCD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四位的,只是大家可能没有特别注意,因为它不是热点的产品线,所以大家不太会太注意。
但是台式机在国内来讲有它一定的特质,政府的采购,占据了相当大的量。Acer在台式机上面,因为我来的时候我也做了一些改变,比如把我们原来的一些组装厂暂时的先给拿掉了,我觉得现在是合适的时候,我们要恢复商用机的一个市场的份额,我们正在开始做准备,希望明年的商用机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长。
主持人:谢谢!再次感谢赖总来到天极传媒,使我们了解到很多Acer的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一些策略,也感谢各位网友,那么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赖泰岳:谢谢各位网友,再见!